宰柄的意思是什么,宰柄的解释,拼音
基本解释
词条:『宰柄』
拼音:zǎi bǐng
注音:ㄗㄞˇ ㄅ一ㄥˇ
解释:宰相的权柄。
古代诗词
宋代.郑獬.程丞相生日:「未归真宰柄,犹倚大师藩。」
宋代.方回.送胡子游学正:「上泝周程张,例不颛宰柄。」
明代.王世贞.四十咏 其三十一 朱王孙器封:「不睹曹子桓,觊握真宰柄。」
明代.于慎行.上太保梦山杨公八帙生辰五十韵:「惟师官六典,作宰柄三铨。」
基本字义
宰zǎi(ㄗㄞˇ)
1、杀牲畜:宰杀。屠宰。宰牲节(亦称“古尔邦节”、“牺牲节”)。
2、借指商贩用狡诈的手段使顾客在经济上受到损害(有的地区称“斩”)。
3、古代官名:宰相(xiàng)。宰辅。太宰。宰官。
4、主管、主持:主宰。宰制。
基本字义
柄bǐng(ㄅ一ㄥˇ)
1、植物的花、叶或果实跟枝茎连着的部分:叶柄。花柄。
2、器物上的把儿:刀柄。勺柄。
3、量词,用于有柄物:一柄伞。
4、喻在言行上被人抓住的材料:把(bǎ)柄。话柄。
5、执掌:柄政(执掌政权)。柄国。
6、权:国柄。民柄。
7、根本:“谦,德之柄也”。
相关汉字
宰 柄
相关成语
白衣宰相 伴食宰相 风流宰相 浪子宰相 弄獐宰相 任人宰割 山中宰相 宰相肚里好撑船
版权声明:如无特殊标注,文章均为本站原创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