昃食的意思是什么,昃食的解释,拼音
基本解释
词条:『昃食』
拼音:zè shí
注音:ㄗㄜˋ ㄕˊㄙˋ一ˋ
解释:过午进膳。谓勤于政事。
古代诗词
宋代.李曾伯.甲申宁庙挽词:「汗衣昭禹俭,昃食轸文忧。」
明代.程敏政.镇江熊良佐太守瑞麦嘉禾卷:「吾君勤民屡昃食,谁乘五马悬银章。」
基本字义
昃zè(ㄗㄜˋ)
1、太阳偏西:昃食宵衣(旧时称颂帝王勤于政事的套话,太阳偏西时才吃饭,天未亮就穿衣)。旰昃(天晚,喻勤于政事)。
基本字义
食shí(ㄕˊ)
1、吃:食肉。食欲。
2、吃的东西:食品。粮食。零食。丰衣足食。
3、俸禄:“君子谋道不谋食”。
4、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:日食。月食。
其他字义
食sì(ㄙˋ)
1、拿东西给人吃:食母(乳母)。
其他字义
食yì(一ˋ)
1、用于人名:郦食其(jī)(中国汉代人)。
相关汉字
昃 食
相关成语
日昃旰食 日中则昃,月盈则食 日中则昃,月满则亏 日中必昃 日中则昃 日中将昃 日昃不食 日昃忘食
版权声明:如无特殊标注,文章均为本站原创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